为推进我校艺心课堂教学的发展,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艺心教研组于2022年9月15日下午开展美术学科教研活动,艺心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一、课例观摩
杨心雨老师执教了一节颇具趣味性的美术公开课《美术作品与客观世界》。课堂以“美术作品如何反映客观世界”这个问题导入课程,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作品,发现作品间的区别,进而引出美术中“具象”“意象”和“抽象”三种表现方式。第一部分主要以教师引导为主展开三种不同表现方式处理相似题材的作品赏析,让学生通过观察作品中的美术语言如何根据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而发生变化。教学过程采用图像识图、文化理解、审美判断的手段进行作品赏析,课堂氛围活跃。第二部分主要以学生为主进行游戏互动,将屏幕中给出的作品按照“具象”“意象”和“抽象”进行分类,主要考验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分辨三种表现形式。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顺利完成了游戏,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课堂,艺术家创作就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过程,因此作品不再单一地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融入了主观的情感表达。
同样是《美术作品与客观世界》一课,陈龙老师首先展示三种不同表现方式处理相同题材的作品,并提出“它们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区别”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对比作品的过程中发现美术作品表现客观世界的不同手法,进而引出“具象”“意象”和“抽象”三种表现形式的分类。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作品案例的分析,进一步思考作品如何根据“再现性”和“表现性”进行区分。通过对蒙德里安的《树》系列作品的逐一观察理解抽象画的创作思路。第二部分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知识巩固,让学生回顾课堂知识,说出屏幕中的作品各自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最后教师对课堂进行总结,我们不应以美术作品画得“像”与“不像”评判作品的好坏,而是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各种不同的作品。
二、课例研讨
课例研讨环节由罗宾老师主持,全组教师参加了评课。每位老师针对公开课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交流。最后,组长罗宾老师总结了此次研讨课的收获,强调课堂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的课堂氛围还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美术鉴赏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过程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通过公开课搭建起老师们课堂经验的交流平台,推动教师专业技能发展,促使学校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图:罗宾
文:陈龙
审核:廖丽娜 黄缨琴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百高路9号
电话:0776-2824142
邮编: 533000
学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