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不负春光“研”当时。为了提升二轮复习课堂效率,落实学校科学备考总体要求,高三地理备课组黄富老师于2022年4月12日在1902班(荣校南楼402教室)上了《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的复习公开课,地理组大部分同事参与了听课、评课。
黄老师以“汇编近年真题——总结考点及题型——主干知识梳理——对点训练”总体思路进行教学。在课堂中,使用大量的高考精编真题,引导学生进行审题和获取材料信息,强化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很好落实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课堂思路清晰,效果良好,得到组内教师的好评。
课后,在教研组长邹洪泽老师的组织下,参加听课的教师在高三地理备课组办公室进行了及时的评课。邹老师对黄老师选用的高考真题材料以及授课思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她也指出案例的选取可能导致学生对“湿地”的概念理解不透彻,教师应作说明;备课组长韦小丽老师也指出“分析湿地形成原因”的案例不够科学,提醒以后选择案例教学时要反复斟酌,必须经得起推敲;此外,她还提醒黄老师讲完试题后要给出参考答案和分值,以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答题训练。地理组其他成员也积极踊跃发言,并表示观看了黄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各位老师的评析后,受益良多。高三地理备课组通过观课、议课、教学研讨等多样化的备课活动,组员得到了共同进步,整体教学能力正不断提升。
黄富老师的课后反思:
经过本节《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复习公开课的实践教学,课前备课和课后老师们的评课,本人对本节课进行教学反思如下:
1.课堂效果良好。本节课能按照原定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学生课堂积极配合,既定目标基本完成。
2.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本节课前,大量收集相关专题资料和真题,并选择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课堂探究,做到了“少而精”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将《湿地》与《水循环》等相融合,实现不同知识的重新组合,将相同的知识归类,引导学生总结答题模板。
3.教学方法恰当。本节课整体思路为“汇编近年真题——总结考点及题型——主干知识梳理——对点训练”,较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利用递进式问题设问,提升了学生的总结归纳等综合能力。
4.落实地理核心素养。课堂中使用区域综合案例,结合图表材料,渗透地理区域认知观,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以湿地开发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能够正确的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不足之处:本节课为复习课,没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在案例探究没能展示答案,以便学生纠正术语使用不当的问题。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百高路9号
电话:0776-2824142
邮编: 533000
学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