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高级中学欢迎您 !  
搜索
地理教研组

同课异构共促教师成长


日期:2022-04-28 19:36:25 来源:百色高级中学 作者:百色高级中学 点击:0

同课异构共促教师成长

一一高一地理组《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如切如磋。◆ 

为了进一步探讨地理课堂教学,研究地理新课程的不同视角,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本学期百高地理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以“同课异构”的形式组织我校地理教师开展专题公开课教研活动,通过“理解教材、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过程,达到相互比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QQ截图20220428194014

 2022年春季学期第五周至第六周,高一备课组三位老师就《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课,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独特的教学策略,同课异构,同放异彩,探索魅力地理新课堂。

 

娟嫦篇

黄娟嫦老师以“实例(或案例)一农业区位因素建构和归纳概括一农业区位选择抉择一一农业区位评价”为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注重农业区位知识体系构建,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本节课最大的突破是结合实例来分析得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学生可在建构农业主要区位因素的同时,学会从图文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组织语言得出个性化的结构化知识,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及时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这样的教学措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及练习的效果来看,该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想,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在本次教学中,由于时间的关系,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还不够多,在下次教学时要注意这一问题。再者,本节课虽然选择水田农业作为主要案例分析,即是课本的经典案例又是乡土案例,可学生对水稻的种植并不熟悉,在备课时也没能选取本地的水稻种植作为补充的素材,更无法走出课堂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乡土农业的调查,因此,无论是素材的选取,还是情境的设计等都没能突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一一黄老师的教学反思

 

帝臣篇

陆帝臣老师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习农业区位因素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本节课尝试了“一案到底”方式,即将本节课的知识融入新疆伊犁河谷薰衣草产业这个案例中,通过引导,带领学生学习分析该案例,从而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从课堂效果和学习效果来看,本节课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本次教学中采用了“一案到底”,是一大亮点,但对于案例的部分细节处理不当,同时在相应的难度把控,问题解释上没能做好,不利于学生进行理解。总的来讲,本节课是较好的一个尝试,通过前辈们的点评,我学到了很多,也意识到了自身在教学把控上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上及时改进。

                                  一一陆老师的教学反思

 

慧玲篇

杨慧玲老师以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情景导入,提出“为什么杨贵妃不能吃到北方生产的荔枝?”的疑问展开了本课的学习,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围绕“荔枝”进行案例教学,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参与感强。

通过参与高一地理备课组基于本学期“三新”背景下百色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讨为目的的同课异构交流活动,我受益匪浅,有经验丰富的组内前辈指导,是我的荣幸也是宝贵的提升机会。从构思、备课、改课、磨课、试课,到再磨课、再试课,过程虽然艰难,但守得云开见月明,我们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通过本次示范课,让我进一步明确了新背景下的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教学的差别,就本节《农业区位因素》而言,教材没有明确的知识记忆,也没有罗列具体的方法,但是课标要求“结合实例,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重视方法的引导,又要重视地理情境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宗旨,与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去观察和思考,并在直观感受和体验中进一步提升理性认识,逐步建立起地理知识之间的关联。通过对本节课的回望与反思,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对于广西灵山地区,其实它特殊的地形及地理位置造就了它有别于大尺度的广西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才导致其成为中国荔枝之乡。这种宏观和微观尺度的不同的分析可以在课前渗透,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在选取素材和图片,设置问题链的能力要求较高,情境素材要体现区域空间尺度及其区域尺度的变化,图文资料紧紧围绕问题给出且问题的设置切口尽可能较小,让学生从素材中获取信息生成答案。

2.设计的图文材料要适当的精简。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材料文字内容其实可以再次精简。
3.最后的开放性问题,也可作课后拓展题,让学生思考灵山荔枝产业的发展有哪些可借鉴的措施,培养学生认知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4.在磨课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是的是一节课中问题链的设置要层层递进,问题的设置还需要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或者答案。在不断推敲和模拟中将问题链的设置更加精准。这节课整体的构思给了这节课一个很好的骨架,而老师们后期分析将这个课进行不断的打磨,将会让整个设计更加丰富,精准!

关于一境到底的课的思考:我认为教师创设一境到底的课,对教师的素养的要求比较高,包括课前的查找资料及问题的设计都是比较烧脑的,但是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一定是一堂印象深刻的课程。一境到底的课注定会在某些知识方面会缺漏(因为一个情境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因素分析),一堂课本身就不可能完美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或者模式都是有利有弊,所有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只能看重点突出了哪些部分,是否达成了我的教学目标即可,不用太在意其弊端。深受启发的地方有很多,不论是案例选取还是材料分析,以及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整个磨课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好课多磨,课要出彩就得磨出来。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是全组智慧的体现,更是前辈们悉心指导的成果,对于我来说,更是重新蜕变和重新成长。虽然自己已是经战沙场二十来年的老教师,但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活动也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身上的不少亮点值得我们学习。经过反思,自身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打磨历练,完善自身,继续将新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方式改革切实落脚到课堂教育教学中。向内生长,深耕自己,希望以后,我都能比现在更从容。

                                     一一杨老师的教学反思   

图片1

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地理学科教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就教学目标而言,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可根据自身教学风格和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展开教学。那么,哪种教学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能使学生更乐学、好学?更容易接受?只有我们教师通过在不同课堂中观课评课,才能获得教学体验,通过比较研究,从而择善而用,借他人之东风,驰自己之渡船。 

图片2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百高路9号

电话:0776-2824142

邮编: 533000

学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