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为进一步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政策,凝聚教师团队集体智慧,提升教师精准把握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百色高中2021级语文组2022年春季学期教研活动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 集体备课
二月底,疫情导致开学延期,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2021级语文组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进行集体备课。线上会议由备课组长莫燕飞主持,高一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会议分析了上学期期考的情况,确定了疫情期间网上授课的方式,分配了集体备课的任务,确保网上教学有序进行。
(线上会议截图)
复学复课后,2021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在教师书吧和工作室进行。每周的集体备课有具体的主题、主要负责人,大家围绕教材进行讨论,确定教学重难点,有的放矢。
(集体备课安排表)
(教师书吧集体备课)
(工作室集体备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集体备课是语文学科教研的基本形式,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更是提升教师备课能力及授课水平的最佳途径。开展集体备课能够营造教研组成员之间共同交流、合作研究的浓厚教研氛围,推广分享优秀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进一步促进百色高中语文学科课堂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听课评课
(一)《窦娥临刑发誓怨,千古奇冤杀窦娥》示范课
3月28日第一节王功平老师在明理南楼401室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戏剧教学示范课。王功平老师结合东航132人遇难的时事导入,通过指名读、师生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戏剧冲突,王老师还指导学生写戏剧人物定场诗,并且做自己也写了一首,示范引领效果好。最后,王老师将第二单元的戏剧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悲剧,实现了新课改的群文阅读。
(王功平老师在上研究课)
(2021级语文组教师在听王功平老师上课)
(二)《祝福》同课异构
4月1日高一语文组教研活动:下午第六、七节黄婷、张怡芳两位老师上《祝福》同课异构课。同课异构模式是指同一课程同一个教学内容由于教师的教学风格、习惯、授课环境条件等的不同所导致的课堂进程、结构、师生活动空间、授课方式及其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异的课堂模式。通过同课异构可以加强教师对教材的研读,创新教学方法。
(黄婷老师在上课)
黄婷老师整堂课围绕“祥林嫂为了活下去做出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有用吗”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表格,循循善诱,重点突出。
(张怡芳老师在上课)
张怡芳老师站在学术研究的角度,整堂课紧抓一个“苦”字,带领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课文《孔乙己》,将《孔乙己》与《祝福》对比阅读。从“苦人的生死场”“苦人之苦”“苦人之死”“苦人余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走向深度阅读。
(高一语文组老师们在认真听课)
课后,高一语文组的老师们对两位上课的老师提出建议:比如,黄婷老师的课件制作可以更精美一点;张怡芳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情,对高一的学生教学内容不宜太深。
(三)新教材研究课
为响应新课改,提升教师精准把握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月11日高一语文组的廖春姬老师、王健富老师、黄玮老师分别上了一节研究课。
(廖春姬老师在上课)
廖春姬老师上课的课题是《环境:影响人物命运的人生舞台》,她将第六单元的《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行联读。她先讲解社会环境的分类(时代背景、时空场所、风土人情、次要人物),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析一个次要人物对祥林嫂命运的影响,引导学生研读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作用。接着她又带领同学们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社会环境的作用,最后她提了两个开放性问题激发同学们的思考。
(王健富老师在上课)
王健富老师上的研究课是《辨识媒介信息》,他引导同学们分析生活中的假新闻,总结假新闻的常用句式,教给同学们辨别虚假信息的方法。
(黄玮老师在上课)
黄玮老师上研究课是:小说的虚构与真实——以《理水》为例。他从“虚构是小说的灵魂”“真实是小说的审美追求”两个方面带领学生分析读过的小说,层层深入,启迪学生。最后,他让同学们用本课所学分析2017年的高考小说题《理水》。
(黄良良组长主持高一语文组评课)
三位老师上完研究课后,大组长黄良良老师主持高一语文组进行评课议课。各位听课老师认真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廖老师的课思路清晰,提问具体、明确,表扬温暖,但最后的开放性问题“幸福的生活一词”不好定义;王老师的课富有生活气息,但小标题的设置略显幼稚;黄玮老师的课循循善诱,由课文到课外再到高考题,课堂容量大,但课堂大标题的设置太宽泛不够切题。不管是上课的老师还是听课的老师,都在评课议课中获得提升。
高一语文组是一个开拓奋进、团结向上的集体。无论教研走向哪里,我们开展教研的初心不变,服务于教学的使命不变。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扎扎实实搞教学,精益求精做教研,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集体备课聚智慧,公开课堂放光芒!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百高路9号
电话:0776-2824142
邮编: 533000
学校公众号